院长的话
重要事项
研究拨款及奖项
研究中心
学术交流
传媒专访
 
第 41 期
2025 年 8 月
CU NURSING 360
学院焦点动态
 
  EN | |
 
 
研究拨款及奖项
研究拨款
 

本院教研人员获得10项新的研究拨款,总额大约4,200万港元

拨款来源 首席研究员*/
合作研究员  
项目名称
优配研究金钱惠堂教授*
庄婉瑜助理教授
评估朋辈辅导、接纳为本自学疾病管理计划(PASIM)对近期发病思觉失调成年患者的成效:一项随机对照试验
优配研究金郑可瑜副教授*
蔡继洲博士 
透过身份认同与时间导向方法减少中风久坐行为(STRIVE计划):一项随机对照试验
优配研究金黃祖莉副教授*
蔡继洲博士
怀旧干预措施对减轻社区长者孤独感的成效:集群随机化等待名单对照试验
优配研究金萧倩雅研究助理教授*「独处于孤独之中」:探索社区独居长者孤独感的整合研究
策略专题研究资助金黃祖莉副教授* 在基层医疗及护士诊所中应用人工智能辅助上下尿路评估
中大策略种子基金合作研究计划庄婉瑜助理教授*
钱惠堂教授   
构建人工智能赋能的接纳与承诺疗法(ACT)生态系统:培训专业人员及支持特殊需要儿童的家长照顾者
中大策略种子基金合作研究计划黄祖莉副教授 结合人工智能信息学、实际用药数据及患者报告结果的框架,以评估中西药交互作用的临床意义
那打素护理实务研究中心 —改进循证实践合作研究项目基金郑可瑜副教授*
 
 为重性精神病患者而设,结合虚拟现实与人工智能的愤怒管理介入方案:一项先导随机对照试验
那打素护理实务研究中心 —改进循证实践合作研究项目基金萧倩雅研究助理教授*
陈裕丽教授
杨智恩博士
蔡继洲博士
远程医疗支持出院计划对体弱长者健康状况的影响:一项先导随机对照试验
平等机会委员会 –“平等机会研究项目资助计划”Dr. Tika RANA*
陈傲霜副教授*
探讨香港南亚少数族裔长者使用大肠直肠癌筛检服务的经验与看法
 
聚焦科研项目
 
中银人寿第十届黄金时代展览暨高峰会 @会展 (31.7-2.8. 2025)
中大研究及知识转移服务处专访

巧手护航:
迈向丰盛晚晴路

卢海珊副教授及其团队透过本港⾸间专为中⾵人士提供个⼈化手部复健服务及自我管理技巧训练的社企—喜令护手,积极推动社区复康服务。此社企独特之处在于培训一班金龄女士成为手部护理员,不仅创造具意义的就业机会,同时促进社会共融与健康乐龄。团队近日参与于香港会议展览中心(会展)举行的「中银人寿第十届黄金时代展览暨高峰会」,透过互动展位拓展合作网络,并向公众介绍其中风手部复康服务,提升他们对相关议题的关注。团队早前亦接受了中大研究及知识转移服务处的专访,快按此观看(只有粤语版本),细听团队成员和服务使用者的真挚分享。

 
奖项及荣誉
 
  1. 钱惠堂教授正式晋身Sigma Nursing 2025年国际护理研究名人堂,以表彰他在护理研究领域的卓越成就及对业界的重要贡献。他多年来的教研工作极具影响力,广受国际护理界别的高度评价,获此殊荣可谓实至名归。
  2. 杨咏恩博士获颁英国高等教育学院院士资格(FHEA),以肯定她在护理高等教育领域的卓越表现及专业精神。该资格根据英国专业标准架构 (UK Professional Standards Framework) 进行评核,具高度国际认受性。
  3. 陈傲霜副教授凭借其对弱势群体癌症预防及早期检测的卓越研究,荣获国际行为医学学会 (ISBM) 杰出新进研究员奖。
  4. 赵雯倩博士获选为情境行为科学协会 (ACBS) 2025年青年研究学者师友计划的学员之一。她其后凭借一项针对乳癌患者的接纳与承诺治疗 (Acceptance and Commitment Therapy) 干预方案的论文摘要,荣获ACBS青年研究学者论文奖。
 
研究中心
COCHRANE HONG KONG
 

第二届 Cochrane Hong Kong研讨会是第八届泛太平洋护理会议的核心环节,将于 2026 年 3 月 26 日举行。本次研讨会特邀三位权威专家进行分享: Cochrane 代理行政总裁Dr. Karla SOARES-WEISER将担任主题演讲嘉宾;兰州大学健康数据科学研究院执行院长陈耀龙教授,以及重庆医科大学公共卫生学院刘琴教授,将担任专题演讲嘉宾。他们将围绕如何有效地将证据转化为具临床影响力的实践,分享跨学科、跨国合作的创新见解,并探讨循证医学的新兴领域。

 
 

Cochrane Patient and Public Network是一个全球性社群,汇聚了来自100多个国家的2500多名成员,包括患者、照护者和医疗卫生服务用户。让患者和公众共同参与研究,能够确保医学证据更符合实际需求、易于理解,并对循证健康决策产生重要影响。这种参与意味着研究是“与”公众合作或“由”公众主导,而不仅仅是“针对”或“关于”公众的研究。Cochrane Hong Kong大使始终支持这一使命。

您是否有兴趣将您的经验贡献于医疗护理研究?欢迎加入这个<网络>,一同探索各种参与并创造改变的机会!

 
 

自 2025 年 6 月中旬以来,Cochrane Hong Kong 已发布 7 篇 Cochrane 综述摘要及简语概要的简体中文译本,以及 5 篇简语概要的繁体中文译本,可在 Cochrane Hong KongCochrane China NetworkCochrane Library的的网站上查阅。这些译本涵盖多个健康议题的研究,主要包括儿童肥胖的精准营养管理、改善儿童弱视与成人青光眼治疗依从性的干预措施、焦虑障碍检测、以及睡眠呼吸暂停诊断等。

 
亚太遗传学护理中心
 

本中心题为「护理遗传/基因组学素养量表研制与心理测量学评估」的研究项目,将分三个阶段进行。第一阶段的目标是建立一个量表题项库。团队将透过文献回顾以识别相关的文章和指南,并且透过描述性质性研究来收集相关持份者对护理遗传/基因组素养的见解来建立。第二阶段,初步筛选出的题项将由专家审核及进行先导测试,以评估内容的适切性。最后,第三阶段将进行横断面研究,全面评估此量表的心理测量特性,以确保其信度及效度。

 
 

为提升研究生对遗传学的认知,本院今年9月起将为现届护理哲学博士生开办一个实用技术培训班。培训内容将涵盖分子遗传学检测的核心操作技巧,包括微量移液器的应用、聚合酶链式反应(PCR)配置、凝胶电泳及实验结果分析。每位同学将获安排接受为期约一星期的集中实务培训。同学可透过亲身体验PCR实验流程,掌握识别遗传基因变异与突变的技巧,从而提升对特定遗传疾病诊断的判断能力及专业素养。

 
 

于6月25日,车锡英教授、韦妙宜教授及陈慧铃博士,为本院护理硕士课程的指定研究院修课课程奖学金得主举办了一场工作坊,重点探讨遗传/基因组学在循证医疗护理及研究中日益增加的重要性。工作坊内容涵盖了遗传科学于国际上的最新发展、在现代医疗护理中的临床实践,以及护士在此领域—尤其是香港医疗环境下—不断演变的角色。同学们随后参观了裘槎人类基因实验室,亲身了解最先进的基因分析设备,以及与护理相关的遗传/基因组学知识与技术。活动最后以参加者之间的深入交流圆满结束,讨论成果丰硕。

 
学术交流
 
传媒专访
 


一起见证本院研究团队如何为社会带来实质改变 — 齐来观看近期专访片段,了解他们如何透过度身订造的服务,赋能目标用户,发挥深远影响!

 
 


 
 
7月
20日
NOW新闻《经纬线》专访

由庄婉瑜助理教授及其团队研发的Pai.ACT™情绪支援应用程式,创新结合人工智能 (AI) 及接纳与承诺疗法 (ACT),用于侦测用户心理僵化症状,识别高风险个案,并转介他们接受个人化ACT辅导服务。

立即观看影片 (只有粤语版本),了解这项AI x ACT创新发明如何提升精神健康服务的精准度与普及性。

 
 


 
 
8月
11日
香港电台《凝聚香港》专访

由卢海珊副教授及其团队首创的喜令护手,是本港只此一家、专为中风人士提供上门个人化手部护理服务及自我管理技巧训练的社企。团队透过「风中爱手护」服务项目培训金龄女士成为手部护理员,鼓励她们开展事业,积极重投并回馈社会。

立即观看影片(9:53)(只有粤语版本),了解他们的创新服务如何协助中风后手部痉挛人士重拾信心,提升自我效能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