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一個人患病時,作為照顧者,當中包括醫護人員,很多時都希望為患者設想,給予最好的照顧,但到底怎樣的照顧才算是「最好的」呢?去年有一套以真人真事作藍本的電影《讓我心呼吸》(Breathe)正好反映出照顧者與病患者對「最好的」照顧之不同見解。
故事發生在六七十年代,年輕有為又家庭幸福的男主角突感染小兒麻痹症以致一夜之間變成全身癱瘓,要靠機器輔助呼吸。縱然性命得以保存,但主角卻認為這像被囚禁了的日子生不如死,可是離開醫院這念頭於當時來說簡直天方夜譚。太太及當值醫生明白他的想法,設法偷偷運走他,當高級醫生發現時斷言他這樣回去的話將活不過兩星期。結果,家人及朋友們的照顧及協助證明了居家照顧的可行性,他們更因此得到靈感而設計出輪椅讓主角可到處遊歷。
電影中另一幕震撼人心的是當主角後來參觀德國一所知名的復康醫院。這家醫院光潔明亮,
當地的醫生亦以其先進的醫療科技引以為傲,可是病患者全都只可躺在狹小的箱中。主角的出現馬上令當地醫生大為不悅,這正演繹了不同角度對理解「最好的」照顧可能出現的差異。
「預設照顧計劃」的理念就是以病患者為中心,透過患者及照顧者的共同參與,坦誠溝通大家對晚期照顧的價值觀及期望。若日後患者因病情惡化而失去意識後,照顧者亦會知道如何給予病患者所認為「最好的」照顧。
筆者的多項相關研究都印證及早開始計劃的重要性,既提升了病患者及照顧者的共識,亦釋除了疑慮,緩解雙方心理壓力。
如對以上內容有興趣,歡迎參加5月12日於香港小童群益會(灣仔駱克道3號)一樓舉行的公眾講座,內容包括預設照顧計劃及末期病患者家居照護。報名熱線:3598 2176,費用全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