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病毒肆虐全球,但透過公共衞生防控措施和疫苗接種計劃雙管齊下,全球疫情自今年初已逐漸緩和。然而,近期出現的變種病毒很有可能令疫情大幅反彈。香港第四波疫情雖於5月底已結束,但近日又錄得數宗源頭未明、涉及變異病毒株的本地確診個案。為嚴防疫情反彈,市民應繼續保持社交距離和個人衞生,以及盡快接種疫苗,對控制疫情極為重要。
香港中文大學醫學院那打素護理學院的一項研究顯示,在文化、社會等因素下,疫情加劇了居港少數族裔的負面情緒,例如抑鬱、焦慮等。
儘管社交距離措施(包括限聚令、口罩令及強制檢測令等)能遏制病毒傳播,但新冠疫情衍生的社會心理影響不容忽視。愈來愈多研究顯示,在新冠疫情期間,不同群組(包括醫務人員和非醫務人員、大眾市民、被隔離者和患者)均出現廣泛的心理反應。在文化、行為和社會因素的潛在相互作用下,新冠疫情對少數族裔人士的心理健康或產生更大影響。然而,目前只有很少數針對少數族裔及其對新冠疫情心理反應的研究。
對疫症認識不足
居港少數族裔多為南亞裔人士,主要來自印度、尼泊爾和巴基斯坦。他們大部分已在香港定居,更不乏土生土長的香港人。最新的人口普查數據顯示,南亞裔人士的教育水平較低,當中只有約20%的尼泊爾和巴基斯坦裔人士具有中學以上的教育程度,他們大部分較少以英語或廣東話溝通。政府發放的疫情資訊雖然包含多種少數族裔語言,包括尼泊爾語、烏爾都語、印地語等,但南亞裔人士未必能完全接收和明白有關內容。
香港中文大學醫學院那打素護理學院去年進行的一項研究顯示,約六成南亞裔受訪者表示害怕感染新冠病毒,但只有不到四成認為自己或家人有高的感染風險。雖然大部分受訪者表明經常採取預防措施,但亦有小部分人對新冠病毒的風險因素認識甚少,有些則對病毒的傳播途徑存在誤解。
抑鬱焦慮較嚴重
由於文化、行為和社會因素的潛在相互作用,有可能加劇疫情引發少數族裔的負面心理反應,學院在2020年7月至2021年2月期間進行一項線上調查研究,以了解新冠疫情期間居港南亞裔人士的心理反應及其相關因素。
研究共招募了310名18歲以上的南亞裔人士進行匿名線上問卷調查。研究人員採用抑鬱、焦慮和壓力量表,以及事件影響量表修訂版來評估受訪者的心理反應,同時收集受訪者的社會人口特徵(包括年齡、性別、出生地、婚姻狀況、工作狀況、教育水平、家庭收入和宗教信仰)及對新冠疫情的認知(例如資訊來源、自我感知的知識水平等)等資料。
研究結果顯示,南亞裔人士的總體壓力屬中等水平,但其抑鬱、焦慮和創傷後壓力症狀則較為嚴重。值得關注的是,分別約有14.5%、31.6%和3.2%的受訪者的總體抑鬱、焦慮和壓力水平被評為非常嚴重;此外,接近一半的受訪者被評為可能患有創傷後壓力症候群。分析結果顯示,婚姻狀況(單身/離婚)、缺乏疫情防控知識和擔心失業等因素,與較高的抑鬱、焦慮和壓力水平相關。而性別(男性)、每月家庭低收入、擔心失業和擔心醫療系統崩潰,都是與較高創傷後壓力症狀相關的主要因素。
與近期一些針對大眾市民的相關研究結果相比,本研究的受訪者總體抑鬱、焦慮和壓力水平及創傷後壓力症狀均較為嚴重。這意味着新冠疫情對少數族裔的心理健康影響較大。疫情大流行的持續,可能會進一步擴大少數族裔現時面對的抑鬱、焦慮和壓力。
培訓同鄉保健員
我們希望藉此研究,呼籲各界探討並採取有效措施,以減輕疫情對少數族裔的負面心理影響,並盡早為高風險人群提供相關協助,例如培訓更多「同鄉」保健員,鼓勵他們主動向「同鄉」發放疫情防控資訊。現時香港針對少數族裔的心理健康服務不是很多,所以政府及非政府組織可增加提供有關服務,幫助少數族裔解決心理健康問題。距離疫情結束可能還有一段時間,我們會繼續進行相關的縱向研究,以評估新冠疫情對少數族裔的長期心理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