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 | 標題 | 報章 / 媒體 | 作者 / 受訪者 |
---|---|---|---|
2025年9月12日 | 育齡期癌患者 如何保存生育能力 | 信健康 | 陳葉詠嫻 |
2025年9月4日 | 推動「預設照顧計劃」 尊重患者意願 從喪親經驗 反思晚期照顧需要 | 信健康 | 陳裕麗、劉智傑、袁咏琪、何俊傑及關諾文 |
2025年8月30日 | 惠澤照顧者精神健康的科技 | 香港電台第一台 - 未來·無限 | 莊婉瑜 |
2025年8月24日 | 輔導人員AI培訓平台 | 香港電台第一台 - 太陽底下新鮮事 | 莊婉瑜及丘培狄 |
2025年8月23日 | 接納與承諾治療結合人工智能 | 香港電台第一台 - 未來·無限 | 莊婉瑜 |
2025年8月17日 | 接納與承諾治療結合人工智能 | 香港電台第一台 - 太陽底下新鮮事 | 莊婉瑜及丘培狄 |
2025年8月15日 | 鼓勵中學生 提升父母健康質素 | 信健康 | 譚漢麟 |
2025年8月11日 | 護手紓困,重拾信心 | 港台電視31 - 凝聚香港 | 盧海珊 |
2025年8月10日 | 無定向學堂:預設照顧計劃自主晚年 病患、家屬、醫護齊溝通 死亡從容以對 | 明報新聞網 | 陳裕麗 |
2025年8月7日 | 中大醫學院團隊研發 增強參與動機 WhatsApp聊天機械人 提升大腸癌篩查 | 信健康 | 林遠東及胡玥 |
2025年7月28日 | AI深入「對人」工種 情緒輔導員如虎添翼 更易識別高危個案 | 星島頭條 | 莊婉瑜及謝浩然 |
2025年7月18日 | 職場支援性小眾──入門建議(一) | 信健康 | 何朗君及陳澤堯 |
2025年7月3日 | 開發「非認知技能」專用量表 協助護理系學生 提升參照基準 | 信健康 | 劉櫻 |
2025年6月20日 | 「性」在說出來 | 信健康 | 吳碩南 |
2025年6月5日 | 「接受與動機性訪談」心理治療 四大步驟 讓病患按時服藥 | 信健康 | 錢惠堂及張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