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e Nethersole School of Nursing
小童發高燒會燒壞腦?服退燒藥後過一會又發燒要入醫院?「焗一身汗」會退燒?家長該如何處理?
根據醫管局的指引,一般腋探37℃(98.6℉);口探或耳探37.5℃(99.5℉)或肛探38℃(100.4℉)以上就可斷定為發燒。發燒是身體有感染或發炎引起的一種臨床症狀而非疾病,故小童不會單純因為發燒而對腦部造成永久傷害,除非感染會導致腦病變的疾病如腦炎。幼童發燒常見原因是過濾性病毒引致上呼吸道感染,亦可能是病毒或細菌引發的感染如肺炎、腸胃炎、尿道炎、腦炎或腦膜炎。
家長可先觀察小朋友的精神狀況,是否可如常飲食和玩耍來決定需否立即求醫。若幼童神情呆滯、異常疲倦、拒絕飲食,甚至出現抽筋、神志不清,應馬上就診。一般而言,除非幼童病徵嚴重或經化驗證實細菌或病毒感染才獲處方抗生素或抗病毒藥。若病情輕微,靠身體的抵抗力會自然痊癒,亦不存在吃特效藥便可以馬上康復的情況。
家長處理發燒的注意事項:1.如求醫後獲處方抗生素或抗病毒藥,必須按指示服完整個療程。2.按指示食退燒藥,但退燒藥只可幫助降溫和紓緩不適而非治癒疾病,所以幾小時後藥效退了,小童再發燒亦毋須驚慌,可再服退燒藥。3.切忌蓋厚被焗一身汗,不但不能散熱,更會提升體溫。可為幼童穿薄長袖衣物,以免過熱或過涼。4.打開窗戶,保持空氣流通。5.多攝取水份,亦可增加嬰兒的母乳餵哺次數,避免因發燒時流汗過多而脫水。6.用溫水浸浴或用暖的濕毛巾擦抹皮膚,每次約15分鐘。勿用火酒或冷水沖涼,會引致血管收縮,令散熱更難。
小童生病發燒是建立免疫系統的必經階段,家長毋須過分擔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