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e Nethersole School of Nursing
時下有些中學生,尤其是來自單親或低收入家庭的弱勢學生,學習壓力大,欠缺目標和成功感,生活不關心。近期亦有不少研究指出,本港讀書競爭激烈,補習社成行成市,有經濟能力的可以報讀各式各樣的課程,學習機會遠比弱勢學生為多;弱勢學生在學習成績、學習態度、自我肯定、社交能力等方面表現稍遜,給人輸在起跑綫上的感覺。
助弱勢青少年 體驗式學習
由香港中文大學敬文書院服務隊一班熱心大學生開展的弱勢青少年服務計畫,有效促進了服務對象和他們自己的全人成長,同時可鼓勵更多大學生積極參與社會服務。
感謝博群社會服務計畫及陳廷驊基金會的支持,服務隊以本港一所「第三派位組別」中學的學生為對象,每年暑假舉辦一系列體驗式學習活動,幫助同學加強自我認識,建立正面學習態度和人生觀。由一四至一六年,共有一百一十五位中學生參加此計畫。
體驗式學習是教育不可或缺的一環,對學生的全人發展尤其重要。根據參加者問卷調查及小組訪談的評估結果顯示,同學參加此計畫後,在以下五個範疇有顯著改善:(一)提升自信心及自我價值;(二)明白讀書的意義,學習成績有進步;(三)定立人生目標;(四)提高領導能力;以及(五)增進溝通及人際關係技巧。
參加者更表示,通過這些活動他們體會到信任乃人際關係之本,因而更願意主動地與人分享經驗及關心別人。他們亦學會反思,明白凡事要從對方的角度及不同角度去考慮與思量,將心比心,才能了解別人的想法和難處;這些領會使他們更懂得如何與人融洽相處,有助加強團隊精神。更重要的是,這計畫啟發並引導他們去思考未來路向,定立人生目標,幫助他們找到努力的方向。
體會社會差異 獲益良多
評估結果亦顯示,服務隊成員及義工同樣獲益良多。通過構思與籌辦活動,他們不但提升了組織、領導和協調能力,更體會到凡事不能獨斷獨行,要廣納各方意見,才能順利推展活動,事半功倍。他們通過與參加者互動交流,消除了對弱勢學生的一些普遍誤解,並且學會耐心傾聽,了解弱勢學生的需要。這計畫使他們對社會差異有更深的體會,加強了他們幫助弱小、服務社會的熱誠和使命感。
每年活動結束後,服務隊仍會與參加者保持聯絡,亦師亦友,在學習上或其他方面給予意見或幫助。這種難得的互利共贏、共同成長的機會,為一眾大學生帶來了書本以外的學習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