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e Nethersole School of Nursing
本港人口急速老齡化,為實踐居家安老,政府須加強長者健康及社區照顧服務。而相比直接將資源投放於安老服務的傳統方式,更具成本效益的方法是有系統地整合及善用社區現有的大量資源,例如動員區內居民尤其是退休人士、學生和家庭主婦等非工作人口,一起推動安老服務,共建長者友善社區。
醫福社商合作構建支援網絡
香港中文大學醫學院那打素護理學院獲社區投資共享基金撥款,於二零一七年推出為期三年的構建長者安居圖寶網計劃,以大埔富善邨為試點,透過「醫福社商」合作,在邨內建立多個支援網絡,為長者及其照顧者提供更全面的照顧和支援服務;並與雅麗氏何妙齡那打素醫院和地區長者中心建立轉介系統,將有需要的長者和照顧者連繫至現有的社區資源上。
過去兩年,此計劃已培訓了六十位居民義工成為健康大使,為邨內長者進行簡單體檢,探訪患長期病而須經常進出醫院的長者,持續監察其健康狀況及為其照顧者提供支援。同時,由三百位中大護理系學生組成家訪隊,探訪邨內一百位長者,為其提供健康飲食及運動指導,進行心電圖檢測,並轉介有需要的長者,使其能及時得到適切的醫治和照顧。
此計劃的另一亮點,是與區議員、長者中心、醫院等地區夥伴攜手成立社區護士診所,提供一站式保健、復康、藥物及日常照顧諮詢,至今已跟進了邨內三百多名長者,期望這服務能長遠降低長者的急症室使用率。
在照顧者支援方面,我們針對不同疾病如中風、認知障礙症、糖尿病等,舉辦一系列照顧技能培訓工作坊,讓照顧者掌握與疾病相關的知識及居家照顧技巧,並透過分享照顧經驗和感受,互相提供情緒支援,紓緩壓力。評估結果顯示,在二百三十多位參加者當中,超過八成認為工作坊提升了他們照顧家中長者的信心和能力,使他們更加關心社區及其他長者;部分參加者更轉化成為義工協助其他照顧者。
我們每月舉辦不同主題的健康講座,推廣長者健康生活和飲食方式;至今已舉辦了二十四場,受惠人數接近五百人。另舉辦了三十二次健康同樂日,近千人參加,廣泛地宣揚敬老護老、鄰舍互助文化,促進長幼共融,提升社區凝聚力,這些都是幫助長者居家安老的必要條件。
推動香港成為長者友善城市
中大護理學院積極地與地區夥伴緊密合作,整合及善用社會資本以產生協同效應,推動居家安老,提升社區健康,獲大埔區認知障礙症照顧聯盟嘉許為「認知友善單位」、香港賽馬會慈善信託基金嘉許為「賽馬會齡活城市夥伴」,並獲勞工及福利局頒發「社會資本動力標誌獎」。
透過此計劃,我們希望能在富善邨建立一個以資產為本的社區發展模式,盡量發揮各地區夥伴的優勢,促進這個老齡社區的可持續發展;並期望日後能將這模式推展至其他屋邨或地區,推動香港發展成為長者友善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