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去30年,香港女性乳癌个案持续增加,乳癌已成为女性中最常见及第三位最致命的癌症;有赖于早期筛查和治疗技术不断提升,乳癌患者的5年存活率已超越90%。
然而,存活率提升并不代表生活质素有所改善,因为治疗或会对患者的生活质素造成长远影响。
乳癌的治疗方案主要包括手术治疗、化学治疗、放射治疗、标靶治疗和荷尔蒙治疗。手术治疗是乳癌治疗的核心方案,主要分为全乳切除术或乳房保留手术;接受全乳切除的患者可以选择进行乳房重建手术。确诊后,患者通常需要在短时间内决定接受哪一种手术,研究发现,患者在面临决策时往往感到困惑,甚至在作出决定后感到后悔,导致生活质素下降。
随着「人本医疗」(Patient-centred healthcare)日渐普及,「医患共享决策」(Shared decision making)亦愈来愈受到重视。「医患共享决策」是一种临床医疗决策模式,着重鼓励患者积极参与医疗决策过程,使其可以表达对治疗方案的取向和意愿,最终与医生就治疗方案达成共识。
提高生活质素
研究显示,这种模式有助减低患者的决策矛盾和后悔感,并能提高治疗后的健康相关生活质素。基于循证研究开发的辅助工具,旨在为患者提供有关医疗决策选项的利弊及相应结果的信息,帮助患者作出符合个人价值观的决定;然而,目前针对乳癌患者的手术决策辅助工具,在临床实际应用上依然相当有限,其效果尚未得到充分验证。
有见及此,香港中文大学医学院那打素护理学院和厦门大学医学院护理系开展了一项实证研究项目。该项目旨在开发和评估一款名为「乳癌治疗决策辅助工具」(BCT Aid)的多模式决策辅助工具,支持新确诊乳癌女性参与制定优质的临床决策。此项目已成功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以及香港研究资助局联合科研资助基金计划的资助。
半结构式访谈
这项研究将分为3个主要阶段进行。目前正进行第一阶段,研究旨在通过文献回顾以及与乳癌患者进行半结构式访谈,识别影响乳癌妇女治疗决策的相关因素,用于构建BCT Aid的价值澄清练习,以实现共享决策。文献指出,影响治疗决策的最重要因素包括:每种治疗的风险和益处、生存率和复发率、临床医生的建议、治疗费用、副作用和手术后的乳房外观。
为了确定哪些因素会影响本港乳癌患者的临床决策,我们招募了19名已完成治疗的乳癌患者参加半结构式访谈。随后,将所发现的影响因素回馈给参与访谈的患者,请她们以0至10分评估这些因素对自身的重要程度。结果显示,最重要的6个因素(按重要性从高到低排列)分别是复发率、治疗费用、需要再次手术的可能性、手术后恢复时间、手术副作用和电疗的机率。根据这些结果,我们利用统计程序设计了12种不同组合的虚拟手术选择库,以进行离散选择实验(Discrete choice experiment, DCE)。计划招募200名乳癌患者参加DCE问卷调查,以确认各项影响因素的重要性,此阶段最后形成人机互动接口,并通过统计分析方法推荐多个手术方案。
随机对照试验
第二阶的BCT Aid构建,将基于第一阶段结果,同时加入在线自主学习部分,内容涵盖乳癌的病因、治疗方法、常见副作用及其处理方式、手术后护理等信息,以帮助患者全面了解手术方案的优点和风险。届时将邀请20名乳癌患者和10名临床医生及护士进行半结构式访谈,以确保BCT Aid内容的相关性和实用性。第三阶段将招募160名乳癌患者,进行为期6个月的随机对照试验,以验证BCT Aid的有效性。整项研究预计将于2027年底完成。
共享决策能帮助患者更全面且细致地了解治疗选项,使他们能根据个人价值观做出最合适决策,从而提升医疗体验和治疗后的生活质素。我们希望BCT Aid能在临床应用中惠及医护人员和患者,同时为政策制定者提供宝贵的信息和参考数据,这将有助于推动共享决策的实践与普及,并提高公众对此议题的认识和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