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认知技能(Non-cognitive skills, NCSs),包括抗逆力、情绪管理及人际能力等软实力,对护理系学生的学业表现与临床实践,具有关键影响。
尽管不同领域已有非认知技能的评估工具,但专门针对护理系学生的专用量表仍属空白,难以系统化评估关键心理素质。 鉴于护理行业需同时兼顾技术作与人文关怀这双重需求,开发一套具科学严谨性的专用量表,不仅可协助教育机构精准筛选具潜质人才,更能为在学的学生提供自我能力提升的参照基准,对强化护理队伍整体素质乃至医疗服务质量,皆具深远意义。
这次研究以新加坡某大学为基地,分两阶段开发并验证「非认知技能(NCSs)量表」。 第一阶段透过系统性文献回顾,整合36个相关量表的841个项目,并开展8场焦点小组访谈(12名护理教育者及35名护理系学生),初步归纳出9大领域共90个题项。
其后,由10位具有5至20年护理经验的资深护理专家,进行内容效度评定(内容效度指数CVI达0.90),经剔除语意模糊或概念重复项目后,形成72题第二版量表。
第二阶段,对300名护理系学生展开大规模测试,透过项目/总分相关性(保留相关系数r≥0.3项目)与探索性因子分析(保留因子负荷量λ≥0.5项目),最终确立六维度39题之精简版量表,具体维度包括:共情能力(8题)、人际技能(6题)、抗逆力与毅力(6题)、情绪成熟度(5题)、开放性与适应力(8题)及时间管理(6题)。 量表采用6点李克特量表(1=极不同意,6=极同意),并策略性地嵌入8道反向题以降低作答偏差。
男性分数较高
心理测量特性方面,验证性因子分析显示模型拟合度优良(χ²/df=1.60、 CFI=0.92、RMSEA=0.05),证实此六维度结构稳定。 效标效度(Criterion validity)分析中,量表与抗逆力量表(BRS)相关性达0.63,与情绪智力量表(TEIQue)相关性达0.75,显示其能有效反映心理韧性与情绪管理能力;聚敛效度(Convergent validity)分析亦显示与「大五人格量表」的责任心(r=0.59)、外向性(r=0.30)等特质呈预期相关。 区辨效度(Discriminant validity)方面,年长学生(≥25岁)及男性学生得分显著更高(p<0.05),反映量表能区分已知群组差异。
可靠性上,总量表Cronbach’s α系数达0.91,各维度α系数介乎0.72至0.84;间隔3周的重测信度组内相关系数为0.84,稳定性良好。
维度解读指出,抗逆力与开放性为核心技能(因子负荷量λ=0.95及0.93),直接影响护理系学生面对临床压力与突发状况的解决能力;时间管理负荷量较低(λ=0.48),反映其属基础技能。 值得注意,男性学生总分显著高于女性(183.62vs174.87),可能源于社会对男性抗压性的期望偏差,需后续探究。
招生客观依据
量表的优势在于其为首套护理专用工具,整合六大关键维度贴近临床需求; 总分范围39至234分可协助院校设定基准分数,用于招生筛选; 自填式设计具成本效益,有利于在网上进行大规模实施。
而其局限性在于样本仅限新加坡,需跨国验证普适性; 受试者平均年龄范围较广(18至58岁),对高中毕业生的适用性待考。 下一步将透过追踪研究,检验量表预测临床实习表现及就业留存率的能力。
NCSs量表突破过往非认知技能评估的零散化困局,为护理教育提供首个兼具科学严谨性与专业针对性的测量工具。 其六大维度呼应护理实务核心需求(如共情能力影响病患沟通、抗逆力主导临床应变),并构建系统化评估框架,为院校招生提供客观依据。 未来若扩展至跨文化验证,有望成为全球护理人才筛选的黄金标准,推动行业培育兼具技术与人文素养的新一代医护团队,回应社会对优质护理服务的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