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常生活中,一般人认知的「冷冻技术」是指将食材急速降温冷藏,以保存食物品质及维持新鲜状态。 其实,以极低温将生物细胞实时冷冻之技术,早已被广泛应用于生物科技及医疗健康领域上,包括个别人士及家庭的生育计划。
一般来说,选择保存生育能力的人士因着不同原因,决定将她/他们的生育时间延后。 「生育力保存」包括为女性冷冻卵子、胚胎或卵巢组织,从而减少女性因衰老或健康欠佳而自然下降的生育能力,以及为男性冷冻精子作日后计划生育时使用。
这些有需要人士包括育龄期女性癌症患者,希望暂缓生育计划,待将来康复之后才怀孕。 现时华人社会(包括内地及香港)针对女性癌症患者于考虑生育力保存的相关研究并不多,因此需要就这课题进一步探讨,这群体于考虑保存生育能力上如何抉择,以及她们面对的困难、风险、遗憾,甚至对自我价值观的挑战。
获香港癌症基金资助,研究团队招募200名年龄介乎18至49岁之间的合资格育龄期女性癌症患者,进行问卷调查,并邀请部分参与者接受电话访问,详细了解她们的个人经历及感受。 整项研究希望能让医护人员在患者接受肿瘤治疗前,先向她们说明治疗可能导致不孕不育,并了解患者的生育意愿,向她们和家属详细介绍生育力保存的方法与利弊。
此外,研究亦探讨当患者与家人或医生之建议有分歧,令患者的个人意愿被忽视,她们的生育需求未被认同时所产生的决策冲突。 结果显示,大部分受访者对生育保存方法有误解,例如害怕会把癌症传给后代、担忧高昂的冷冻治疗费用等。 是次研究将有助患者做出知情的决定,让她们及家属得到适切支持及协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