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童发高烧会烧坏脑?服退烧药后过一会又发烧要入医院?「焗一身汗」会退烧?家长该如何处理?
根据医管局的指引,一般腋探37℃(98.6℉);口探或耳探37.5℃(99.5℉)或肛探38℃(100.4℉)以上就可断定为发烧。发烧是身体有感染或发炎引起的一种临床症状而非疾病,故小童不会单纯因为发烧而对脑部造成永久伤害,除非感染会导致脑病变的疾病如脑炎。幼童发烧常见原因是过滤性病毒引致上呼吸道感染,亦可能是病毒或细菌引发的感染如肺炎、肠胃炎、尿道炎、脑炎或脑膜炎。
家长可先观察小朋友的精神状况,是否可如常饮食和玩耍来决定需否立即求医。若幼童神情呆滞、异常疲倦、拒绝饮食,甚至出现抽筋、神志不清,应马上就诊。一般而言,除非幼童病征严重或经化验证实细菌或病毒感染才获处方抗生素或抗病毒药。若病情轻微,靠身体的抵抗力会自然痊愈,亦不存在吃特效药便可以马上康复的情况。
家长处理发烧的注意事项:1.如求医后获处方抗生素或抗病毒药,必须按指示服完整个疗程。2.按指示食退烧药,但退烧药只可帮助降温和纾缓不适而非治愈疾病,所以几小时后药效退了,小童再发烧亦毋须惊慌,可再服退烧药。3.切忌盖厚被焗一身汗,不但不能散热,更会提升体温。可为幼童穿薄长袖衣物,以免过热或过凉。4.打开窗户,保持空气流通。5.多摄取水份,亦可增加婴儿的母乳喂哺次数,避免因发烧时流汗过多而脱水。6.用温水浸浴或用暖的湿毛巾擦抹皮肤,每次约15分钟。勿用火酒或冷水冲凉,会引致血管收缩,令散热更难。
小童生病发烧是建立免疫系统的必经阶段,家长毋须过分担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