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是由于胰岛素分泌缺陷或胰岛素功效降低,从而导致体内糖类、蛋白质及脂肪代谢紊乱的一种慢性非传染性疾病;本病以持续性高血糖为最显著特征。如果将人体比作一部
机器,人体内的葡萄糖相当于燃料,是人体日常活动(包括所有的正常生理过程、体力活动及脑力活动)能够正常进行的能量来源。人体细胞需要在胰岛素的作用下才能够将葡萄糖转化为能量,以维持正常的生命活动。
一旦胰岛素分泌不足或者它的功效降低,人体通过食物消化代谢所获得的葡萄糖则无法被正常消耗掉,因而积聚在血液中,使得血糖(血液中的葡萄糖)水平超出正常范围,即为糖尿病。根据病因不同,可将糖尿病区分为一型糖尿病、二型糖尿病、妊娠糖尿病以及其他特殊类型糖尿病,其中以二型糖尿病最常见,占总百分比超过90%。
「五架马车」方案
糖尿病已经成为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全球性问题。根据世界卫生组织及国际糖尿病联盟的最新统计,2017年全球范围内成年糖尿病人的人数超过4.2亿──意味着每11名成年人便有1名是糖尿病人;而糖尿病导致的医疗花费高达7000亿美元──占同期所有疾病总医疗花费12%
左右。每年死于糖尿病的人数高达160万。卫生署于2018年5月发布的《迈向2025:香港非传染病防控策略及行动计划》中将制止糖尿病上升设定为本港所需实现的9项目标之一,糖尿病的危害性由此可见一斑。
糖尿病典型的临床症状可以归纳为「三多一少」:多食、多饮、多尿、体重降低。其他常见症状还包括持续性疲乏、视觉受损、皮肤瘙痒、手足麻木及刺痛感等。长期的高血糖状态会对人体几乎所有的组织和器官造成损伤,导致多种并发症。
在目前的医疗技术条件下,糖尿病尚无法根治,但是,把血糖水平控制在理想范围(空腹血糖4.4-6.1mmol/L;糖化血红蛋白<6.5%),可以有效延缓甚至避免各种并发症的发生和发展。糖尿病的有效管理依靠一系列综合性措施,除了降糖药物治疗,还包括合理饮食、科学运动、血糖自我监测及糖尿病健康教育──即糖尿病治疗的「五架马车」方案。其中,科学规律的运动是维持理想血糖水平重要的基础措施之一。
在众多适用于二型糖尿病人士的运动方式中,八段锦是一项简单易学且植根于中国传统文化及传统医学的运动,因此在糖尿病管理中获得愈来愈多的关注和推广。八段锦是一项低至中等强度的有氧运动,它将躯体运动与呼吸控制、导引冥想相结合,具有柔和缓慢、圆活连贯、松紧结合、动静相兼、气寓其中的特点。
香港中文大学医学院那打素护理学院近期在著名国际学术期刊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NursingStudies上发表的一篇系统性综述中探讨了八段锦对于二型糖尿病人身心健康的效果。研究者搜集并汇总了现存的最佳相关研究证据。
这一涉及611位糖尿病人的汇总分析结果显示,进行规律八段锦锻炼的二型糖尿病人其糖化血红蛋白相比于未进行规律锻炼者降低0.77%,空腹血糖降低0.82mmol/L,显示规律的八段锦锻炼对于二型糖尿病人的血糖控制具有显著的临床意义。此外,该研究还提示规律八段锦运动有助于减轻二型糖尿病人的体重及抑郁症状。为了获得理想的效果,研究者建议二型糖尿病人每周进行至少150分钟的八段锦锻炼,并且将这150分钟的运动时间平均分配到3至5天之中,同时应避免出现连续3天没有运动的情况。
太极是另一项在二型糖尿病管理中常常被关注的气功运动方式。虽然在上述系统性综述中研究者也报道了太极在促进型糖尿病人士血糖控制的有效性,但是,相比于太极,八段锦具有以下几个优势:
1.八段锦更加简单易学:整套锻炼主要由8节连贯的动作构成,因此学习者更容易掌握和坚持。
2.八段锦的强度略低于太极,因此有更广的适用人群,包括患有糖尿病的长者。
3.八段锦的整体动作幅度更小,因此对于运动场地的要求较低,可以在家及办公室锻炼。
注意7点事项
科学运动有助促进身心健康,相反,不合适的运动不仅不会产生预期的效果,甚至可能带来意外的伤害。因此,二型糖尿病人进行运动前应特别注意以下事项:
1.开始运动前应咨询医生,了解自己的健康状况是否适合进行运动。
2.运动过程中留意心率、呼吸等身体感受,避免运动强度过高。
3.运动前后监测血糖(特别是近期刚开始进行规律运动者),以掌握运动强度、时间等与血糖变化的规律。
4.正式运动前,应做5至10分钟低强度的热身活动,如拉伸、活动手腕等。
5.若出现乏力、头晕、心慌、胸闷、憋气、出虚汗等情况,应立即停止运动,原地休息。若休息后仍不能缓解,应及时就医。
6.运动即将结束时,做5至10分钟低强度的恢复整理活动,使心率逐渐降至运动前水平,不宜突然停止运动。
7.运动时随身携带糖果及糖尿病卡,以便出现低血糖时进行自救及他人施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