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港人口急速老龄化,为实践居家安老,政府须加强长者健康及社区照顾服务。而相比直接将资源投放于安老服务的传统方式,更具成本效益的方法是有系统地整合及善用社区现有的大量资源,例如动员区内居民尤其是退休人士、学生和家庭主妇等非工作人口,一起推动安老服务,共建长者友善社区。
医福社商合作构建支援网络
香港中文大学医学院那打素护理学院获社区投资共享基金拨款,于二零一七年推出为期三年的构建长者安居图宝网计划,以大埔富善邨为试点,透过「医福社商」合作,在邨内建立多个支援网络,为长者及其照顾者提供更全面的照顾和支援服务;并与雅丽氏何妙龄那打素医院和地区长者中心建立转介系统,将有需要的长者和照顾者连系至现有的社区资源上。
过去两年,此计划已培训了六十位居民义工成为健康大使,为邨内长者进行简单体检,探访患长期病而须经常进出医院的长者,持续监察其健康状况及为其照顾者提供支援。同时,由三百位中大护理系学生组成家访队,探访邨内一百位长者,为其提供健康饮食及运动指导,进行心电图检测,并转介有需要的长者,使其能及时得到适切的医治和照顾。
此计划的另一亮点,是与区议员、长者中心、医院等地区伙伴携手成立社区护士诊所,提供一站式保健、复康、药物及日常照顾咨询,至今已跟进了邨内三百多名长者,期望这服务能长远降低长者的急症室使用率。
在照顾者支援方面,我们针对不同疾病如中风、认知障碍症、糖尿病等,举办一系列照顾技能培训工作坊,让照顾者掌握与疾病相关的知识及居家照顾技巧,并透过分享照顾经验和感受,互相提供情绪支援,纾缓压力。评估结果显示,在二百三十多位参加者当中,超过八成认为工作坊提升了他们照顾家中长者的信心和能力,使他们更加关心社区及其他长者;部分参加者更转化成为义工协助其他照顾者。
我们每月举办不同主题的健康讲座,推广长者健康生活和饮食方式;至今已举办了二十四场,受惠人数接近五百人。另举办了三十二次健康同乐日,近千人参加,广泛地宣扬敬老护老、邻舍互助文化,促进长幼共融,提升社区凝聚力,这些都是帮助长者居家安老的必要条件。
推动香港成为长者友善城市
中大护理学院积极地与地区伙伴紧密合作,整合及善用社会资本以产生协同效应,推动居家安老,提升社区健康,获大埔区认知障碍症照顾联盟嘉许为「认知友善单位」、香港赛马会慈善信托基金嘉许为「赛马会龄活城市伙伴」,并获劳工及福利局颁发「社会资本动力标志奖」。
透过此计划,我们希望能在富善邨建立一个以资产为本的社区发展模式,尽量发挥各地区伙伴的优势,促进这个老龄社区的可持续发展;并期望日后能将这模式推展至其他屋邨或地区,推动香港发展成为长者友善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