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宫颈癌虽然令人闻之色变,却是其中一种最能预防的癌症;要预防此症,
妇科检查是绝不可少的。现今资讯发达,作为新一代的女性早已可透过各种媒体网络获取子宫颈癌的资讯,从而及早预防。可是,本港的南亚女性却没有这种「专利」。究竟如何增进她们的意识和知识?
子宫颈癌在全球女性最常见癌症中排行第四。单是2018年,全球就有57
万宗新确诊个案。此症在全球「肆虐」,必须让女性知道如何能「避之则吉」!事实上,预防子宫颈癌的最有效方法莫过于及早检查,以在子宫颈细胞未演变为癌症前先作治疗;即使发现患癌,也可及早确诊、及早治疗,这样治疗的成功率会较高,死亡率也大为减低。
语言文化成障碍
现时子宫颈细胞检验(PapTest)是最普及、最有效的子宫颈癌筛检方法,香港卫生署亦鼓励年龄介乎25至64岁并曾有性经验的女性做检查,如女性在过去两年的检查结果均属正常,则可随后每3年检查一次。
南亚裔是香港最庞大且人口增长最快的少数族裔,当中包括印度、尼泊尔和巴基斯坦裔,大部分已在香港定居,有些更在香港土生土长,可是,他们的社会经济地位却截然不同。一般来说,南亚裔的教育水平较低,当中只有38%具有中学以上的教育程度,而大部分巴基斯坦和尼泊尔人均不会英语或广东话,造成一定程度的沟通障碍。根据香港中文大学那打素护理学院最近进行的一项研究显示,南亚裔妇女比本地妇女的子宫颈癌筛检率明显较低,当中只有36%的南亚裔妇女曾进行子宫颈细胞检验,本地妇女却有60.5%,可见两者差别很大。
南亚裔妇女的检查比率如此低,可归咎多个因素,包括对子宫颈癌的知识有限、存有误解、难以使用子宫颈癌筛检服务、文化差异和语言障碍等。有见及此,我们更应订立适切的措施,协助南亚裔妇女冲破各种障碍,但这些措施必须「瞄准」问题方能成事。
虽然早前的介入方式可增进南亚裔妇女对子宫颈癌筛检的知识,但始终人手有限,未能适时提醒妇女进行检验,也未能协助妇女进行预约;因此若能邀请「同乡」担任保健员提供协助,相信效果会更好。
所谓「同乡」保健员是指同一族裔而曾接受训练的人,为社区里的南亚妇女提供健康服务。邀请「同乡」帮忙可说是得心应手,她们深切了解南亚文化,不但可提供切合南亚文化风俗和语言的健康计划,更可在需要时给予支援,透过多种外展活动,提醒妇女进行筛检的重要性,同时为她们作安排和统筹。
最近进行的一项研究试验亦发现,有「同乡」保健员协助下,南亚妇女进行子宫颈癌筛检的可能性大大提高,使用筛检服务的机会也大增。
「同乡」保健员帮忙
为了解使用「同乡」保健员的成效,香港中文大学那打素护理学院推行了一项由「同乡」保健员主导的多媒体健康教育计划,对象为25岁或以上曾有性经验的南亚裔妇女,她们必须在过去5年间没有接受任何子宫颈癌筛检、不曾患癌及在过去一年间没有接受任何渠道的子宫颈癌教育方式。
「同乡」保健员负责致电参与者,告知计划的时间和地点。计划内容包括一个多媒体教育讲座以简介子宫颈癌及其预防方法。其次为每月一次的电话跟进,为时3个月,并提供资讯以协助妇女使用筛检服务。参加者亦同时收到一份有关子宫颈癌的教育小册子,以回顾健康讲座所述内容。
「双管齐下」增成效
参与是次研究的南亚裔妇女共分为两组,包括对照组(即没有接受任何教育计划)和介入组(即接受「同乡」保健员主导的教育计划)。在比较下,发现介入组的妇女进行子宫颈癌筛检的人数的确较多。在接受筛检的239人中,有八成是来自介入组的,可见使用「同乡」保健员与多媒体方式「双管齐下」能收到一定成效。「同乡」保健员「同声同气」,已摒除了基本的语言障碍,而且她们深明妇女们的「心结」,可就着她们的文化顾虑加以解释,
从旁协助和指导;再加上利用多媒体的方式,以图片和影片解释子宫颈癌和筛检程序,简单易明,对于知识水平较低的妇女来说实在十分奏效。
过往由医护人员推行的教育计划,往往给予南亚妇女「高高在上」和「离地」的感觉,实在难以取得相同成效。是次计划由「同乡」主导,加上每月由「同乡」亲自致电参加者,无疑增加亲切感,也可巩固参加者所学知识,并付诸行动纠正过往的观念。
是次研究更发现一点十分有趣,就是南亚妇女一般会听从亲友和医生的意见去筛检,虽然这是好事,但她们往往只是「盲从」却不甚理解背后原因,这样实在难以坚持定期做筛检。
归根究柢,我们还须以有效的方式灌输正确的观念。南亚裔妇女唯有认识子宫颈癌、明白筛检的重要性,才会付诸实行去防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