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关于有市民猝死的新闻报道接二连三,当中涵盖各年龄及职业的人。猝死最常见的原因为心因性,即由心脏方面的原因造成的突然死亡。许多猝死个案往往与冠状动脉心脏病(冠心病)有关。
据卫生署现有资料显示,现时心脏病是仅次于癌症及肺炎的香港第三号杀手,心脏病泛指各类与心脏有关的疾病,而冠心病是心脏病中的其中一个主要类别,而且患者正趋向年轻化。冠心病的成因是在心脏冠状动脉内壁积聚胆固醇层,动脉管腔收窄,导致供应心肌的血液及氧气减少,冠心病有时可以毫无症状,许多患者根本不知自己已经患病。常见的症状则包括胸痛或胸闷,有时会伴随呼吸困难。当心脏突然需要更多血液及氧气时,如运动当中或情绪压力下,则有可能出现心绞痛症状。冠心病如继续恶化,可导致心脏衰竭甚至死亡。
戒掉不良生活习惯
冠心病的高危因素很多,除了小部分因遗传而得的高危因素如父母年轻时患有冠心病、先天型糖尿病、原发性血压和血脂过高症等外,其实有不少高危因素是我们可以避免或控制的,包括因不良生活习惯而引发的高血压、血液胆固醇过高、糖尿病、肥胖、吸烟、酗酒、缺乏运动和长期压力等。
高血压
高血压是指血压持续处于高水平的一种慢性疾病。按世界卫生组织的指引,成年人若收缩压持续处于130mmHg或以上,或舒张压持续处于80mmHg或以上,便属于高血压。如发现数值异常,应尽早求诊。长期持续血压过高,
会使动脉血管失去弹性和变窄,除了会导致冠心病外,亦可能影响大脑、眼睛、肾脏等。大部分冠心病的高危因素即为高血压的高危因素,如高血脂、吸烟、糖尿病、肥胖、缺乏运动和长期压力等。保持运动、戒烟、避免过量饮酒和放松心情均有助预防高血压。另外,减少饮食中的食盐摄取,多吃水果和低脂产品亦有助于降低血压。
胆固醇是脂肪的一种,又可分为三酸甘油脂、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俗称坏胆固醇)及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俗称好胆固醇)。好胆固醇能减少多余胆固醇积聚在身体,相反坏胆固醇则容易积聚在身体各处,尤其是在血管表面,因而增加患上冠心病的机会。
血液胆固醇过高
按美国胆固醇教育计划(NCEP),血液中含过高的总胆固醇(高于参考值5.2mmol/L)、三酸甘油脂(高于参考值1.7mmol/L)、坏胆固醇(高于参考值3.3mmol/L)或过低的好胆固醇(低于参考值1.0mmol/L)都属于高风险。虽然血液胆固醇过高常跟随肥胖出现,然而胆固醇的高低不能单靠身形作定论,外观瘦削亦有可能有胆固醇过高的问题。多做带氧运动可以让血液中的脂肪转化为能量消耗,进而降低三酸甘油脂及坏胆固醇浓度,同时亦可以增加好胆固醇的水平。注意饮食如少吃脂肪、甜食及少饮酒类能帮助降低胆固醇。高纤食物如豆类、麦片、水果等含丰富水溶性纤维,可与油脂物结合并排出体外,有助降低血液中胆固醇。大豆及其制品同时含有丰富大豆异黄酮素,亦被指可能有助降低血液中胆固醇及三酸甘油脂。另外,适量的鱼油摄取以补充Omega-3脂肪酸,具有降低血液胆固醇、三酸甘油脂和坏胆固醇的作用。
肥胖
体重指数(BMI)可以量度过重和肥胖程度,计算方法是把体重除以身高的平方(公斤/米²)。按照卫生署标准,一般华裔人士的BMI达23至24.9即属超重,达25或以上即属肥胖。肥胖与高血压及血液胆固醇过高有相连关系,另外亦会增加患上许多慢性疾病的风险。均衡饮食和定期运动为保持合适体重的最佳办法。
吸烟
香烟中的有害物质包括一氧化碳、尼古丁及焦油等。当中尼古丁不但会增加血小板的黏性及凝聚,亦会增加血液中胆固醇的积聚,形成血块阻塞血管,增加患上冠心病的机会。更甚的是吸烟与本港头三位的杀手包括癌症、肺炎及心脏病都有密切关系。于任何时间戒烟都能对身体健康有帮助。
酗酒
过量饮酒会令血压和血液中的三酸甘油脂上升而引发冠心病,亦会增加患上出血性中风、肝硬化及癌症等的机会。如需戒烟或解决酗酒问题,应寻求支援组织协助或征求专业人士的意见。
带氧运动强化心脏
糖尿病
长期处于高血糖水平会令血管内皮细胞受损。受损细胞在自我修复的过程中会引起血管粥样硬化,于冠状动脉沉积的粥样斑块会导致冠心病。糖尿病患者良好地控制血糖可有效减低并发冠心病的机会。例如,美国糖尿病协会(ADA)建议糖尿病病人,应保持反映3个月内血糖控制状况的血液糖化血红素(HbA1c)低于6.5%之水平。患者应遵守医护人员设计的治疗方案,准时使用降血糖药物或胰岛素,并遵照饮食建议以控制好血糖水平。要预防糖尿病,应保持适当体重、均衡饮食、定期运动和避免饮酒。
缺乏运动
带氧运动如游泳、缓步跑、急步行走或骑单车等,能有效减少冠心病的高危因素,亦可令心脏更强壮。按世界卫生组织指引,成年人每星期应运动最少3天,并累积150分钟中等强度或75分钟剧烈的带氧运动。如长期缺乏运动或怀疑自己有潜在心脏问题,如偶尔感觉胸闷、胸痛、心绞痛、气促等,于恢复运动前可先征求医护人员的意见并做检查,以确定身体机能可以配合运动方案。冠心病康复者如情况许可,亦应按医护人员的建议进行适度带氧运动。
长期压力
观察研究指出,长期情绪紧张的人较易患上冠心病,可能因经常紧张引起长期心跳加快、血压升高及其他因素有关。学习一些放松的方法,保持正面的思想,松弛身体及定期运动都可以帮助纾缓情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