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治疗中,案主使用的语言是通往其内心世界的窗口。 尤其在「接纳与承诺疗法」(简称ACT)框架下,治疗初期的语言模式,不仅反映案主当下心理状态,更能预示长期治疗成效。 ACT的核心目标是提升心理弹性——即使面对痛苦的想法与情绪,也能依循个人价值观,采取有意义的行动。 其理论基础指出,烦恼常源于我们在语言上将负面想法(如「焦虑」)与无能的行为错误地捆绑,从而陷入僵化的模式。
辅导员如何从语言识别这些线索? 几种特定语言标记与心理弹性及治疗效果高度相关。 例如当案主从「我是个失败者」转变为「我注意到脑中有『我是失败者』的想法」,代表「认知解离」的进步; 表达「我愿意感受悲伤并继续前进」(接受)、「因重视家庭,我会花更多时间陪伴他们」(价值导向),都意味着正迈向康复。
近期,本地大学的研究团队开发出专门理解ACT治疗语言的AI系统,通过分析超过19000段真实治疗对话进行深度学习,能高准确度识别反映心理弹性的关键语言模式,洞察案主是陷入僵化思维,还是正朝着心理弹性的方向迈进。
这技术的应用潜力巨大,并已展现出初步成效。 它可化身为AI心理健康助手,提供初步心理弹性评估报告与个性化ACT练习课程,让循证的心理学技巧触及更多有需要的人。 去年一项研究显示,约三分一用户与该系统互动后,压力水平显著下降; 此技术也能革新辅导员培训,让新人透过AI模拟个案获得实时反馈,加速专业人才培养。 此新技术正为心理健康服务带来革命性转变,帮助更多人活出更有价值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