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能(AI)应用日趋多元化,除大数据分析、处理文书及自动驾驶外,不少传统上的「对人」工作亦见其影踪。 有研发心理支持应用程序的本地学者向《星岛》表示,AI具潜力应用于情绪辅导培训,由AI生成的「情绪分析报告」更有助提升真人辅导成效,「让年资仅两三年的辅导员,可媲美有六七年经验的资深辅导员」。 另有海外升学顾问采用AI作前期评估工作,分析学生的性格特质作出更佳升学建议。 有专研AI学者分析,随着AI融入工作流程,本港企业将更聚焦寻找「有能力控AI工具」的复合型人才。
AI分析情绪 分流约见真人辅导
AI聊天机械人除可担当常规客服,也可协助处理辅导工作。 有大学护理学院的粤语SEN儿童照顾者AI手机App「Pai.ACT」,由前年11月至今已服务超过1,500人,成功识别出近300名达「中度焦虑或抑郁」的照顾者,当中逾200人愿接受真人辅导,并将其焦虑及抑郁状态降低约3成。 项目负责人兼学院助理教授庄婉瑜指,系统可模拟真人辅导的第一步、即「接纳与承诺治疗」,通过照顾者与聊天机械人对话过程,AI可在后台分析用家的情绪状态并生成报告,及会自动按结果分流有需要者,约见真人辅导员。
庄婉瑜续指,传统在首节辅导中,辅导员要凭临床经验,在对话中分析求助者的背景、面对困境等信息,一般需时60至90分钟倾谈,「但AI只需花约20分钟便能完成这些工作,悭了三分二时间」。 同时,AI生成的分析报告,也让年资较浅的辅导员更快掌握个案情况及所需辅导,令其能力可媲美资深人员,因报告帮了一大笔。
另外,因AI较少机会衍生道德问题,故具潜力应用在精神健康辅导的培训中。 她说:「起码令辅导员做个案的信心大了,不需要怕出错,也多了空间练习。 利用AI培训也可分作三级制,初期是用AI作基础培训,中期作网上学习,最后可用于实习“。 她透露,团队正研发虚拟人物平台,让学生可与模拟个案「切磋」,「平台也会给出报告,让学生知道其说话技巧,是否符合辅导原则及框架。」
因信任关系 AI 不会完全取代真人
至于AI会否全面取代真人辅导,庄婉瑜认为因「信任关系」在辅导过程中非常重要,AI不会完全取代辅导员及心理学家,「始终辅导像聊天,有声线、情感、语调交流,有时也有身体接触,如拍肩安慰、握手支持等,这些都不是AI可测量的。」
有海外升学中心则自行研发AI系统,分析学生的性格特质、兴趣、价值观与技能,以协助升学顾问作前期评估,设计升学策略及深入辅导。 负责人指,AI通过案例分析与决策模式学习,加强升学顾问了解学生的特质及职涯取向,「亦设个人陈述分析(personal Statement)功能,助学生改善升学申请文件,提高竞争力」。
岭南大学人工智能学部教授及负责人谢浩然指,应用AI可减少「高数据密集」行业的基础工作,也会令企业对人力需求、产品和服务产生巨大变化,「在培训和录取人才时,企业会趋向寻找更能控AI工具,并理解业务流程的复合型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