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起健康,有人会进食多菜少肉的餐单来确保摄取足够营养,也有人会透过健身和带氧运动来增强心肺功能。的而且确,今时今日的都市人比以往更注重健康,可是大多数人只着眼于身体健康,想尽办法去增强身体免疫力,却往往忽略了拥有一颗健康心灵也是同样重要的。事实上,根据世界卫生组织在2014年对健康的定义,个人的整体健康包括生理、心理和社交三方面的和谐、安宁。换言之,如果一个人的心理状态不够健康,即使拥有再强壮的体魄,整体上也不能称之为「健康」的状态。
不少人对健康的想法存有很大的谬误,以为没有疾病就等同于健康。事实上,即使你过去没有被确诊有精神病,也不代表拥有一个健康的心灵,因为精神或心理健康讲求的是一种健康的状态,在这种状态中,每个人可以从心理之中,理解或察觉到自己的潜能,足以应付正常的生活压力,表现出有成效的工作和生产力,并对相应社区作出贡献。
没精神病 ≠ 精神健康
心理健康和生理健康对整体健康来说同样是缺一不可,因为健康的心灵才能够帮助我们克服每天的生活压力,解决日常生活中的难题,以及和他人维持良好的人际关系,从而好好享受生活,同时为人生订立清晰的目标,面对人生大大小小的挑战。
更重要的是,心理健康也同时影响着生理健康,拥有健康心理状态的人一般患病风险较低,寿命也较长。相反地,没有健康的精神健康状态,一旦遇上生活中的挫折,便不能好好重新振作,懂得从错误中学习和从压力中成长。
都市人生活节奏急速,经常睡眠不足加上食无定时,不但身体容易患上疾病,生活压力太大也容易令精神或情绪上出现毛病。
根据2019年进行的「全港精神健康指数调查」结果显示,超过一半受访者的精神健康指数处于不及格水平,香港人整体精神健康平均分亦创8年新低,100分为满分下仅有46.41分,可见心理健康问题在香港已亮起红灯。
我们从小就被教导运动和均衡饮食对身体健康有益,可是心理健康又应该如何维持呢?其实维持心理健康有很多方法,最首要是懂得如何面对压力。
藉适当渠道宣泄压力
香港有不少打工一族的压力来源也是来自工作,由早到晚也在忙于工作,即使完成了一整天劳碌的工作后,回家后也要处理家务或是忙着回复手机讯息,结果日积月累的压力很容易令负面情绪一触即发。其实生活中感受到压力并不一定是坏事,只要我们懂得如何处理压力,压力也能成为我们的推动力。
当你感到压力过大的时候,千万不要无视它的存在,勉强自己继续工作,而是要找一个适当的渠道宣泄压力。每个人也有一套最适合自己的减压方法,例如到远离繁嚣的地方走走,尝试放下手机,让自己脑袋放空一下,让心境平静下来,慢慢欣赏身边的风景,用心感受大自然的美好,然后你便会发现其实减压没有想象中复杂,根本不需要依赖酒精或是透过疯狂购物也能做到。
除了工作压力,人生也少不免会遇到挫折,例如患上长期病患或是经历亲人离世的痛苦。面对挫折时同样会遭受巨大压力,甚至会面临情绪崩溃的情况。
不过,最重要的是我们不要压抑自己的情绪,要明白感到悲伤是正常的情感,不需要感到自责或认为这是懦弱的表现。伤心过后,便需要重新调整自己的心态,虽然我们不能改变已经发生的事情,却能够掌控我们对事情的看法,因此,拥有正向的思维对心理健康是很重要的,能够令人学习从挫折中成长。
此外,也不要轻看保持身体健康的重要性,因为心理健康与身体健康互相影响,有健康的身体自然也会令到心情愉快,而充足睡眠对身心健康尤其重要,所以要培养早睡早起的习惯,让自己一天最少有8小时睡眠时间。
适量社交培养新兴趣
另外,每天也尽量要抽30分钟时间做运动,除了能够锻炼身体,也能有效控制脑部的压力、荷尔蒙的分泌,从而有助纾缓压力,绝对是有益身心。
培养个人兴趣和嗜好也是保持心理健康的好方法,可以多利用公余时间或假期学习新事物,把注意力寄托在自己喜欢的事物上,例如烹任、语言或是与艺术有关的兴趣,好好发展自己的潜能。空闲时也可以选择做义工,关心社会上有需要人士,正所谓「助人为快乐之本」,帮助别人的同时自己也能得到满足感。
维持良好的人际关系也是同样重要的,工作忙碌之余,也要安排适量的社交生活,开心时可以与朋友一同分享喜悦,但失意时也千万不要封闭自己,可以尝试和信任的朋友倾诉,即使不想跟认识的人透露烦恼,现时社区也有不少情绪支援服务,让你可以透过电话或直接约见社工倾诉,共同想出解决问题的方法,每个人都需要明白,在面对困难时,自己也不是孤独一人的。
无论你有没有曾被确诊患有精神疾病,每个人也有责任维持心理健康,只要从生活细节做起,适当时要给自己休息,多做运动和饮食均衡,多点培养新兴趣,并分配好时间在社交生活上,享受和家人、情人、朋友相处的时光,那么人人也能够愉快地生活,做个有用、幸福和满足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