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最具有全球卫生专业公信力的Cochrane实证图书馆发表了由德国Krishnaratne教授团队进行的一项有关校园内防抗COVID-19大流行的文献回顾。在这篇综合了最新证据的文献中,共纳入38项科学研究,对4个类别的校园内防抗COVID-19大流行的措施进行了比较,这些工作基本都是在欧美等发达国家和地区进行,其中有5项是在现实生活场景中的研究,而其他各项都是通过电脑生成的模拟数据而进行的建模研究,并未在真实世界中发生。
4类防抗COVID-19大流行措施的目的,要么是为了重新开放校园,要么是为了保持校园开放,亦或两种目的兼而有之。
第一类是减少接触机会的措施,具体做法是减少每个班级的人数或在校学生人数,包括使用专门的日程表让学生们在不同的日期或不同的周次来学校学习或参加活动。第二类是使接触更安全的措施,具体做法包括:戴口罩、开窗或是用空气净化器来改善通风、清洁环境、保持手卫生以及调整体育或音乐活动安排等。第三类是监测和应对措施,主要就是进行症状筛查、检测生病或可能生病的学生、老师以及其他学校员工,将生病的人单独进行隔离,将可能生病的人进行检疫隔离。第四类则是多元综合措施,也就是将上述3类措施组合实施。
虽然相关研究的方法各不相同,研究品质也参差不齐,但截至2021年12月的证据一致表明,采取广泛措施以重新开放学校或保持学校开放,不仅可以降低COVID-19 病毒的传播,还可以减少因COVID-19而需要去医院的人数。
这些措施对其他方面的影响仍然知之甚少,例如在教育、资源以及身心健康方面的影响,但关闭学校对学生学习和健康生活方式方面的不良影响已有共识,这就亟待学校与医疗卫生及科研人员加强合作,以开展更多优质的研究,促进校园安全开放。